管子钳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管子钳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少走5分钟文化生活上层楼《资讯》

发布时间:2020-09-27 12:21:29 阅读: 来源:管子钳厂家

“一刻钟文化服务圈”是国内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热门概念,意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便捷的文化服务。这个概念最早由东城区政府提出,但在创建“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”的过程中,他们悄悄做了一个“减法”,把一刻钟变成了10分钟,在辖区初步实现了“十分钟文化服务圈”。

从15分钟到10分钟,只减去了5分钟,但在这个简单的“减法”背后要做许多复杂的“加法”。

从15分钟到10分钟,意味着原先以街道为支撑的文化服务网络,要进一步深入到社区。东城区共有182个社区,按照文化部对“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”的要求,每个社区至少应该有200平方米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。创建前,全区共有社区文化活动空间34177平方米,而且分布不均衡,40%的社区都不达标。在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东城区,要想百分百达标并不容易。不过,只要敢想敢干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东城区文委发动各个街道、社区“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”,通过采取新建、改扩建、租用、接收配套、整合资源等多种方式来完成这个目标。

南锣鼓巷街道与蓬蒿剧场合作,剧场白天当作社区文化活动场地,晚上演出;东直门街道花费数千万元购置了数千平方米的场地;永外街道缩减办公场地,增加文化活动场地;在东花市街道,原来的外来务工人员宿舍改造成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;东城文委每年给三联书店拨经费,让他们减小经营面积,增加免费阅读的桌椅……创建后,所有社区文化活动空间百分百达标,面积增加到51708平方米。无论是腿脚不好的大爷大妈,还是工作忙碌的上班族,都能够在家门口享受有文化品质的生活。

他们创新地提出了“文化社区”概念,在182个社区中打造了128个文化社区,相邻社区共享文化中心,让单一文化中心面积大幅增加,不仅让文化中心功能更加全面,也让文化中心的利用率更高。

体育馆街道南片的五个社区位于拆迁滞留区,大部分都是老旧平房院落,别说社区文化中心,就连社区工作人员以前都只能挤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办公室里。体育馆街道办事处主任王玉梅说,因为没有场地,以前她最怕组织群众文艺活动。创建示范区期间,体育馆街道的医院搬迁新址,就把原来的医院借给街道做社区文化中心。一层是宽敞的多功能厅,二层有明亮的亲子活动室、书画教室、创意工作室……这些公共文化空间让辖区居民幸福感成倍提升。

有了活动空间,居民的活动热情也更高了。

广外南里社区的舞蹈室里,王晓莉即使在跟别人聊天时也扶着把杆、绷直了脚尖,刚开始学习芭蕾的她正在努力让自己的姿势再标准一些。她说,社区专业的舞蹈教室让大家学习舞蹈的热情更高了,以前只跳古典舞,现在也尝试学习芭蕾舞,“以前没有活动场地,我们只能在大桥底下跳舞,怎么可能学习芭蕾?”

体育馆街道民乐队队长是一位失独老人,刚刚失去年轻的儿子时,老人很久都走不出低谷,几乎都要抑郁了。偶然一次,他走进社区文化中心,发挥自己的民乐特长参加民乐团队的活动,义务教大家拉二胡,渐渐走出阴霾。

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均衡覆盖,便捷高效,不仅方便了大爷大妈,就连平时与社区活动绝缘的年轻人、公司白领也加入进来。位于东总布胡同的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东总布分馆,中午有许多周边的白领来这里借阅。一位住在附近的妈妈,把这里当作自习室,在这里完成了她的博士论文。

随着社区文化中心的增加,各个街道的文艺团队也迅速增加。“以前我们就有一个合唱队,现在有京剧、合唱、舞蹈、相声等八个团队,不对,不对,还有儿童朗诵队、书法队……”管村社区书记郑晓丽都快数不清她的社区到底有多少个团队了。

郑晓丽已经在永外街道工作了十几年,她明显感觉到自从有了文化中心后,社区工作都好做了许多。“以前大家对社区都没有什么概念,也不知道社区工作人员都在干嘛。现在大家经常来参加活动,理解了我们的工作,社区有什么事都非常配合。”郑晓丽说,很多居民都把社区文化中心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,孩子放学了没地儿去,这里的阅览室就是最好的“托管班”;老人们在社区可以学习书法、绘画、唱歌、跳舞,甚至还能学京剧、演话剧、说相声,老朋友们在一起,过得特别开心。(来源:北京日报 记者:牛春梅)

河图手游官方版

迷你拳皇单机版

坠星大陆gm